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24
编号:13631268
p16及Ki—67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4
     【摘 要】目的:探讨p16及Ki-67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4年间我院宫颈活检并且行免疫组化p16及Ki-67的病例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病变67例,CINⅠ9例,CINⅡ18例,CINⅢ11例,宫颈癌3例,早期浸润癌2例。结果:Ki-67在良性病变阳性率为5.97%(5例),CINⅠ,CINⅡ,CINⅢ阳性率分别为77.8%(7例),88.9%(16例),90.9%(10例),宫颈癌阳性率为100%,CIN及宫颈癌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有统计学意义)。p16在良性病变阳性率为0.00%。CINⅠ,CINⅡ,CINⅢ阳性率分别为11%(1例),61%(11例),81.8%(9例),宫颈癌阳性率为100%,CIN及宫颈癌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同时其表达阳性率与CIN级别成正比。结论:依据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中的表达可协助鉴别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同时也可以指导CIN的分级。

    【关键词】p16;Ki-67;CIN;宫颈病变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而死亡率却是女性肿瘤之首。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各级政府对人民健康重视,妇女宫颈癌筛查逐渐普及,宫颈癌前病变发现也明显增多。宫颈癌前病变及早发现并处理,一定程度减少了宫颈癌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在病理诊断工作中,鳞状上皮良性增生性病变中,鳞状化生,尤其是不成熟磷化以及老年宫颈萎缩性改变,形态学上较难与上皮内瘤变鉴别,而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的表达不同,在上述鉴别中能提供客观性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回顾分析2012—2014年间我院宫颈活检并且行免疫组化p16及ki-67的病例110例,年龄结构21~68岁,平均年龄44.5岁。其中良性病变中鳞状上皮普通增生31例,患者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5岁;宫颈鳞状化生26例(其中不成熟化生9例),患者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岁;老年宫颈萎缩性改变10例,患者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58岁;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Ⅰ)9例,患者年龄27~36岁,平均年龄31.5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CINⅡ,CINⅢ)39例,患者年龄26~47岁,平均年龄35.5岁;宫颈癌5例,患者年龄39~63岁,平均年龄51岁。

    1.2 方法 复习阅片由一名主治医师及以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病理医师分别完成,相互讨论后确定病理诊断。判断标准:p16着色部位为细胞核或者细胞质,未着色为(-),棕黄色为(+),棕褐色(++);Ki-67着色部位为细胞核,不着色或者着色仅限于基底、副基底层均判定为(-),着色细胞在副基底以上且为棕黄色(+)、棕褐色(++)。

    2 结果

    Ki-67在良性病变阳性率为5.97%(5例),CINⅠ,CINⅡ,CINⅢ阳性率分别为77.8%(7例),88.9%(16例),90.9%(10例),宫颈癌阳性率为100%,CIN及宫颈癌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有统计学意义)。

    p16在良性病变阳性率为0.00%。CINⅠ,CINⅡ,CINⅢ阳性率分别为11%(1例),61%(11例),81.8%(9例),宫颈癌阳性率为100%,CIN及宫颈癌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同时其表达阳性率与CIN级别成正比。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需经历一个过程,随着人们对宫颈癌认识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明确宫颈癌发生前经历一个癌前病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较长,文献报道,癌前病变即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检测多数为阳性,已经证实宫颈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癌因素。感染HPV后导致宿主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被灭活,一些细胞周期蛋白调节蛋白基因改变,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p16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控制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直接参与肿瘤的形成与发展。其在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差异化表达发现,对临床病理提供了较好的利用价值。

    Ki-67是一种细胞增殖标记物,表达于增殖期细胞的核抗原,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用于判断细胞的增殖活性,可在除G0期外活动周期中表达,其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表达于基底层及副基底层。其表达的强弱、部位及分布可以用于宫颈上皮病变的判断。

    分析本组研究对象结果我们不难看出,p16的在鳞状上皮中表达阳性率从宫颈良性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宫颈癌有明显提高,并且从低级别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有一个明显上升趋势,这一结果与一些论著和文献报道有一致性。CIN的分级如果只局限于形态学,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病理诊断结果很容易出现差异,如果利用p16及Ki-67差异化表达,就能很容易将CINⅠ和CINⅡ、CINⅢ区别开来,尤其很容易将目前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区别开。

    本组研究对象中p16在宫颈良性病变阳性率为0.00%,尤其对于宫颈良性病变中非典型不成熟鳞化未出现阳性,这与相关报道不符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实践、研究。Ki-67在良性病变阳性率为5.97%(5例),CINⅠ,CINⅡ,CINⅢ阳性率分别为77.8%(7例),88.9%(16例),90.9%(10例),宫颈癌阳性率为100%。其表达不仅出现在良性病变,而且在CINⅠ和CINⅡ之间阳性率也没p16那么大差异化。在宫颈非典型不成熟磷化中,有5例Ki-67的表达全层散在分布,均呈阳性表达,无强阳性表达,13例分乳头状增生病例也有散在阳性表达。

    综上所述,宫颈癌发生、发展经历一定过程,如果在这一过程,及时发现,及早干预、阻断癌前病变的进展,可以有效减少宫颈癌的发生。通过本组资料分析整理,笔者认为,合理应用p16,Ki-67能提高宫颈病变的准确性:①宫颈良性病变中老年性宫颈上皮萎缩性改变,组织形态中上皮层次结构紊乱,而且会出现核浆比增大,很容易造成CIN假象,Ki-67表达只局限与基底及副基底层可以鉴别。②非典型不成熟鳞化,破碎组织无明显结构,根据p16及Ki-67的阳性细胞分布及阳性程度可以确定是否为癌病变,这里应强调对于非典型不成熟磷化的鉴别,Ki-67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和连续性比阳性细胞数更重要。③对于CIN级

    别的判断,利用p16和Ki-67阳性表达差异化可区别CINⅠ和CINⅡ,CINⅡ和CINⅢ的区别根据Ki-67的阳性细胞分布层次和强弱性可以区别。④早期浸润情况,很多形态学判断主观性也较强,联合应用p16及Ki-67也能鉴别。

    总之,p16及Ki-67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客观反映宫颈不同病变的指标,合理应用能提高宫颈病变的准确率,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较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光华.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9.

    [2]刘光明,许廷贵.HPV感染与宫颈癌[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7,4(4):65-67.

    [3]程玲瑷.P16和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不成熟鳞化及宫颈癌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11(11):52-53.

    [4]文华清,耿源源,蔡金凤,等P16和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7):613-616., http://www.100md.com(朱春良 帅剑波 邵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