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肠炎
编号:13627579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及意义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8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时期收治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儿入院时的空腹血清,检查其心肌酶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测定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患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比患非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更易导致心肌损伤,因此,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尽早对其进行心肌酶检测,并对其进行动态观察,尽可能降低对心肌的损伤,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心肌酶;心肌损伤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多发于秋、冬季,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轮状病毒不仅对小肠上皮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还可能损害患者的中枢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血液系统等,对全身多个器官造成损害[2]。经研究发现有50%左右的患儿血清心肌酶异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