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甲状腺疾病
编号:13571757
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在孕期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22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在孕期甲状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36例孕期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1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用CT诊断,研究组患者使用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进行诊断。根据两组患者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8.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应用于孕期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的诊出率,帮助患者尽早的发现并阻止病情的发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

    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孕期甲状腺疾病;诊断与鉴别;应用效果

    孕期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妊娠期妇女的高发疾病,妊娠期母体如果患有甲状腺疾病,就可能导致发生多种不良妊娠结局,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和环境、区域及性别、长期使用高碘饮食等其他不可抗因素有关,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而且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病,但多发于青少年[1]。而甲狀腺疾病,对于妊娠期产妇来说,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并发症,进行及时的治疗和诊断来说,对于减少胎儿的畸形率,提高分娩质量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据有关报告显示,孕期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善[2]。本次研究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在孕期甲状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6例孕期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中均包含18例患者。对照组年龄20~29岁,平均年龄(26.7±3.8)岁,研究组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5.9±3.9)岁,所有患者均有正常认知功能,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随时有权利退出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CT进行检查,检查前患者需练习深呼吸,检查时需屏住呼吸。告知患者需注意的事宜,然后将管电压、电流、螺距和时间等设置好后根据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检查,扫描完成后开始重建图像,通过重建平面、重建曲面优化血管软件等处理后,选择出CT最清晰明了的图像进行诊断。

    研究组患者使用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进行检查,具体方式如下:所有患者均采取空腹静脉血4mL,采用离心机对血清进行分离后,放置于4℃的冰箱内进行保存,采用美国贝克曼ACCESS2化学发光仪器以及配套设备对其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主要分析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指标,主要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根据两组患者的检出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或是SPSS 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4.44%,对照组检出率为72.22%,两组相比较实验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据有关报告显示,我国孕期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沿海或偏远地区,发病率较高。所以越早发现并治疗,孕期甲状腺疾病带来的伤害会减小,能显著提高产妇的分娩结果,对预后也有一定帮助[3]。

    孕期甲状腺疾病的检查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超声检查、X线检查及CT检查,CT是现代目前较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具有分辨力高、检查方便迅速、能显示病变位置及程度等特点,但传统检查仪器受器官因素影响较大,且每次检查时间有限,要求扫描时保证患者无明显呼吸运动[4]。否则,可能导致影像模糊,或者得不到具有诊断意义的图像。而根据表2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查的结果来看,当妊娠期妇女出现甲状腺疾病时,其激素变化较为明显[5]。说明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几种血清甲状腺激素指标,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来说有积极意义,属于敏感指标,所以在进行诊断时,可以采用这几种指标作为诊断标准[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4.44%,对照组检出率为72.22%,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是减少误诊率的关键。

    综上所述,将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应用于孕期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的诊出率,帮助患者尽早的发现并阻止病情的发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艳超,王岩.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80-82,85.

    [2] 刘开颜.血清甘胆酸、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医学,2017,37(09):16-18.

    [3] 杜帅格.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5):48-49.

    [4] 张润晓,白超,吾哈力·吐鲁甫,杨雯雯,张丽.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相关性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07):888-890.

    [5] 王柏茹.血清甲状腺激素、nO、EGF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在慢性乙肝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6):50,52.

    [6] 杜江,钟红,博格拉·阿尔斯兰,马斌林.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淋巴结转移诊断作用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02):129-131., 百拇医药(宋丽丽)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甲状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