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823
编号:13571680
影响孕产妇盆底功能的产科因素分析及盆底肌治疗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23
     【摘 要】 目的:分析讨论对孕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4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70例,一组为对照组,使用盆底肌锻炼进行治疗;二组为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式下同时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5%)与对照组(82.8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孕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和盆底肌锻炼的三重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 盆底肌;盆底功能;产科因素;疗效观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etion,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是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其引发因素较多,使盆底支持组织较为薄弱,导致患者盆腔脏器出现移位,导致各种盆腔器官位置以及功能发生异常[1]。本院对产科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孕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进行康复性治疗,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4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