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913
编号:13543108
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疗效的应用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3
     1)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在确立妊娠后,即开始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培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方法:收缩会阴和肛门,避免腹部、大腿内侧、臀部肌肉收缩。让患者上身与下肢成120°,两腿自然伸直,双脚外旋,锻炼时忌憋气。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纤维受损程度、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如:Ⅰ型肌肉锻炼:缓慢收缩会阴及肛门达最大力持续3~5s,缓缓放松持续3~5s。Ⅱ型肌肉锻炼:最大力快速收缩会阴及肛门后立刻放松3~5次后放松6~10s。每次锻炼15min,每次2~3次,6~8周为1个疗程。原则上先锻炼Ⅰ型肌,再锻炼Ⅱ型肌。锻炼以收缩肛门、阴道运动为主,加强盆底肌肉锻炼,每天锻炼2~3次,每次3s左右,连续锻炼24周[1]。收缩盆底肌肉时注意收缩方式,避免腹肌、臀大肌、大腿及同时收缩。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如年龄、学历、工作等,然后根据基本信息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其展开知识宣教。宣教内容主要介绍盆底损伤相关知识为主,教导患者产后1月内禁止进行重体力劳动和盆浴,2月内禁止进行性生活[2]。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学习相关知识,熟知盆底损伤的发生原因,尽可能降低患者出现盆底损伤概率。患者于产后42d回院进行复查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