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913
编号:13544132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标准化沟通的应用价值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3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实施标准化沟通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10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SBAR沟通干预,并将干预前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4.0%远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事件发生率6.0%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护理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过程中实施SBAR沟通,可有效降低护理纠纷和风险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SBAR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情感、观点、状态等信息互相交换的过程,沟通分为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在护理工作中不良沟通不仅影响护理质量还会对患者造成无意的伤害,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能够做到标准化沟通(SBAR沟通)尤为重要,它可以及时地、准确地、完整地对患者信息进行传达,确保交流内容的有效性。临床上SBAR沟通常用于转交接病人、护理查房、晨会交接班以及医护病情汇报等[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10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实施SBAR沟通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实施SBAR沟通观察组(n=50)。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24~86岁,平均年龄(65.8±19.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史等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符合心血管重症疾病病理的诊断标准。

    1.2 实施方法

    1.2.1 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SBAR沟通 以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为重点培训对象对全院护士进行SBAR沟通方式培训,由护士长根据本科室护理人员具体情况并结合科室特点展开SBAR沟通模拟训练。按照SBAR沟通模式所指的“现状”、“背景”、“评估”和“建议”四点内容,分为三次沟通进行护理演练评分,第一次沟通以实际沟通为主,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简单介绍院内基本情况,从沟通中掌握患者的基础情况;第二次沟通主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就医原因、前期治疗、对病症了解情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情况,从沟通中评估患者状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平复患者心情,消除负面情绪;第三次是与患者具体沟通病情的治疗方案,对病情的发展进行描述并正确指导患者的生活方式[2]。情境训练达到90%以上达标率即转入实际跨科室标准化沟通,从沟通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规范沟通模式,达到熟能生巧,并能在面对不同患者不同病症做到灵活应用。使得整个科室乃至全院的护理工作得以高效进行。

    1.2.2 详细化落实患者的转交接流程 按照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特征,制定符合SBAR沟通的详细且全面的转交接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交接前进行电话沟通,确认患者的姓名、性别、病症、是否有药物过敏以及是否需要特殊护理方法等,患者的基本资料情况核对无误后由家属自主选择病床,护士填写转床单交后由家属签字确认并转交至病房护士处,病房护士以交接单为准转入并记录患者病床号。2)交接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实书写完整的、清晰的患者转交接报告单。3)患者转入转出交接时,转入人员在患者在场情况下与转出护士进行交接单所有内容进行口头交接,并对重点观察指标、不良症状或其他特殊反应进行强调,双方护士核实无误后签字确认[3]。

    1.2.3 统一化制定护理人员交接报告单 结合SBAR沟通模式和重症心血管监护室患者特点,制定统一化口头交接模板和患者转交接报告单。所有患者转交接模板按照前文提到的步骤进行,对患者的特殊情况要特别强调;患者转交接报告单模板内容包括:1)患者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转出转出科室病床号、联系方式。2)患者病情:就医时自述、医生诊断、过敏情况、治疗进度、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重点关注的异常指标、阿氏评分。3)患者皮肤状态。4)患者引流管的种类、引流液的量级性状以及引流管畅通情况。5)患者病史资料。6)转交接报告单各个板块落实情况。交接人员完成转交接单书写后,双方进行确认无误后签字。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在SBAR沟通干预前后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再梗死等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事件,包括护理风险、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护理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80~10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一般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有5例,心脏骤停有3例,再梗死有4例,并发症发生率24.0%;观察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有2例,心脏骤停有0例,再梗死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6.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對比两组患者护理事件

    观察两组患者实施SBAR沟通前后的护理事件,对照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4例,护理风险发生率8.0%,护理纠纷16例,护理纠纷发生率32.0%;观察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0例,护理风险发生率0.0%,护理纠纷163例,护理纠纷发生率6.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http://www.100md.com(刘秀灵)
1 2下一页